
問:什麼是無念?
答:無念不是壓念不起,與死人相似,而是念起不隨,念念不停留。儘管做一切事,心中不留絲毫痕跡,無一點執著。
問:什麼是無住用心?
答:佛法不是消極厭世的,而是積極入世的,佛子故應身先大眾幹一切繁忙的工作,不可逃避現實,在工作時須應緣而作,心中不可存絲毫功德相。腦筋裡沒有一點東西,空空蕩蕩地就像沒有做過一樣才是無住用心。
問:什麼叫無漏?
答:修行是從有漏修到無漏。無漏是把你的一切妄想執著與一切功德相都漏光了,到了無善,無惡,無喜,無煩惱可漏了,這時就是無漏。有一點喜樂與煩惱在,還是有漏。你現在有妄心、妄想、妄念,趕快放下,不跟它走,把它都消光,沒有東西再漏了叫無漏。所以應一切放手,一切不要執著。證到無漏時,十方圓明,道通具足,成就無畏妙德。
問:什麼叫微細流注?
答:指微細的妄念,就是法相宗五遍行心所的“意”,如水一樣不停地流。平時人都不能見,因為它流得快。須入金剛喻定才能見它流動。
問:什麼是見、定、行?
答:見是見性,空悲不二;不著相就是大定,空明無依;行是指度生的行為而不著度生相,自性圓照,六度齊施。
問:由於工作的關係,我每天只能打一座?
答:下座觀照就好。不好好觀照,打兩座也沒有用。能觀照就一定能成就。
問:我覺得自己修行總在原地上打轉,上不去。
答:不要急,一急就壞了。沒有什麼上去下去,佛性本來不動。要放,但問耕耘,莫問收穫。有個要求就壞了,要上去反而上不去了。
問:修心密至一千座不可再坐,還是繼續?
答:這個問題說過多次,坐與不坐,要看你是否成道!未到對境不惑,都要好好修下去。如果能在修時,做到一念不生,而了了分明時,一眼認透本來面目,那末不坐也可,主要功夫是事上磨練即所謂悟後起修也。
